第112章 淡泊明志,宁静致远 (第1/2页)
诸葛孔明化神像彻底湮灭了,秋日天高气爽,诸葛青感觉天空更为深远了,心神恍恍惚惚,就要远赴寰宇而去。
踏入丞相祠堂,绕过殿前膜拜的游客,诸葛青来到了闲人免进的工作区。
“老爸,事成了吗?”
跪在蒲草团的诸葛栱抬起无神双眼,遗憾摇摇头。
连叩了两次响头,事情没有一点进度。
“老祖执念太重,哪怕演出来,还是挂念他操心的汉之大业,术法啥的,在他眼里微不足道,开口问,估计是问不出来了。”
一条路走不通,还有另一条。
请神降神化神不成,就只能利用公司凤凰山的研究项目——“神格武装”了。
巫傩颜家的神格面不传外人,诸葛栱并非戏子出身,无法通过演神的方式让老祖宗亲临,但“神格武装”可以。
收集俗世对“诸葛武侯”的信仰,通过器械辅助,将盗取来的信仰转化神格,打入人体。
这样就可以凭借自身心意,来体悟当时老祖宗调动三宝,焚燃真火·三昧时的心境了。
尚未完善的研发项目,临时抽调的武侯神格,对“真火·三昧”求之不得的武侯派诸葛栱,三个不稳定因素加起来,颜欢隐隐感觉,不出意外的话,大概是要出意外了。
可偏偏凤凰山项目又是隐蔽研发,他开不了口,多提醒一句估计都会被请去坐从宽椅。
哪怕说出了,诸葛栱执念颇深,未必就能听得进去。
神格,让百年没有出现“真火·三昧”传承的武侯派重燃了希望。
没有人比此刻的诸葛栱更为躁进和急于求成。
这同掌握真火·三昧的心境,大相径庭,说是南辕北辙也不为过。
诸葛栱,完全走偏了呀。
“诸葛先生。”颜欢看向了草蒲团上的男人,“记得诸葛武侯的《诫子书》吗?”
夫君子之行,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。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夫学须静也,才须学也,非学无以广才,非志无以成学。
淫慢则不能励精,险躁则不能治性。年与时驰,意与日去,遂成枯落,多不接世,悲守穷庐,将复何及!
这话是说,品德高尚、德才兼备的人,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,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。
不看清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,不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。
同时,书中又说了,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奋发向上,轻浮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,这都是人生成长上的大忌。
“这既是孔明先生对后代的敦敦教诲,又是其心境的总结,话中说的很清楚了,一是要学,二是要静。”
“在诸葛先生眼中,这武侯遗产,已同俗人所见的名利一般,“淡泊”和“宁静”,两者都被你丢掉了,恕晚辈直言···”
“此等心性,难成大事。”
话一出,诸葛栱心头如遭锤击。
欲修真火,就得将对它的敬畏和贪欲全都抛掷。
这道理,他又怎会不懂?
只是事已至此,已经停不下来了。
“谢过了呀,颜小师傅,青输在你手上,不冤。”诸葛栱起身,对颜欢郑重拱手,“栱心里有数,还请各位暂离祠堂。”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