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好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安好书库 > 我在现代留过学 > 第六百八十八章 赵官家们的用人之道

第六百八十八章 赵官家们的用人之道

第六百八十八章 赵官家们的用人之道 (第1/2页)

赵煦的动作,殿上的大臣们,自然不知道,但帷幕内的两宫,却都留意到了。
  
  于是,向太后等郭忠孝退下后,就在帷幕中问道:“六哥,出了何事?”
  
  赵煦笑了笑,道:“母后,没什么大事,只是明州知州报告,地方上出现了一股悍匪为乱,截杀路过商贾。”
  
  “儿已命陈睦出兵追剿,应无大碍!”
  
  “哦!”向太后听着,便没将这个事情放在心上了。
  
  没办法,大宋社会上,别的不多,英雄好汉多如牛毛!
  
  前不久,广南东路不就出现了地方豪强,以妖术蛊惑乡民为乱,发展到围攻州城的事情吗?
  
  向太后对这些事情,已经习惯了,麻木了。
  
  ……
  
  宴席散后,群臣各自拜辞。
  
  各国使者,也都依次拜辞。
  
  而宗室、外戚大臣们,则簇拥着赵煦与两宫,回到大内的庆寿宫,这就是要关起门来,庆贺赵煦的圣节。
  
  回到庆寿宫后,首先来到赵煦面前道贺的,自是扬王赵颢、荆王赵覠这两位皇叔。
  
  说起来,赵煦也是很久都没有见到扬王赵颢了
  
  赵煦上次见他还是向太后生辰。如今,已过去了一个多月。
  
  赵颢依旧是老样子,整个人无精打采,一副了无生机的模样。
  
  倒是荆王赵覠,看上去神采飞扬,容光焕发。
  
  这也正常!
  
  赵颢自赵煦登基后,就一直被软禁在亲贤宅中。
  
  两宫都派了人,日夜监视他,就怕他搞出什么大新闻来。
  
  赵煦也不放心,特意赐李宪宅于咸宜坊中,让李宪帮着看着些。
  
  同时,赵煦还生怕这位皇叔的日子不够精彩。
  
  每次推恩扬王的时候,都会推恩那位大宋孝子典范,他的堂兄,赵颢的世子赵孝骞。
  
  就这么一路让元丰八年不过是端州刺史的赵孝骞在两年内,不断高升,如今已升到了渭州防御使。
  
  作为孝子,赵孝骞自然是遵从孝道,每隔七天都会去长宁宫中看望生母冯氏,还经常去其外家,故宰相冯拯府上走动。
  
  有了这么一个大孝子,赵颢的生活,只能说是多姿多彩。
  
  赵覠就不一样了。
  
  赵煦对这位四叔,素来亲厚。
  
  知道荆王喜欢书法,就将崇文院里收藏的历代名家真迹,都开放给赵覠,任由其临摹、拓刻。
  
  更赐下了包括定武本在内的,兰亭集序石刻的拓片。
  
  同时,因为赵覠喜欢医术,所有翰林医官院的国医,都被允许前往亲贤宅与荆王交游。
  
  而赵覠的几個儿子,更是都被赵煦推恩,不断升官进爵。
  
  其长子赵孝弈,两年间,就已从钦州刺史,升到了贺州防御使,官爵与赵孝骞相当。
  
  其他几个儿子,也都是雨露均沾,说是一年三迁也不为过。
  
  有事没事,赵煦还会赐给金银财物给堂兄弟们。
  
  自然,赵覠的生活,完全没有任何压力,可以惬意的追求他所想要的一切。
  
  以至于他今年又给赵煦生了一个堂弟,两个堂妹。
  
  真真是人生赢家!
  
  “二叔要保重身体啊!”看着萎靡的赵颢,赵煦忍不住的说道。
  
  万一死的太早,没有享受到将来的福报,如何是好?
  
  赵煦可期待着,他那位亲爱的婶婶,将来从长宁宫出来后的表演。
  
  赵颢无精打采的拜道:“多谢官家关爱!”
  
  “臣……只是昨夜未能安睡……”
  
  赵煦瞧着,当即将脸一板,看向在一旁的赵孝骞:“大兄(赵孝骞是赵煦这一脉的老大),怎么回事?为何二叔昨夜没有睡好?”
  
  “兄是二叔长子,要多孝顺,多侍奉!知道了吗?”
  
  赵孝骞敷衍的跪下来,拜道:“诺!”
  
  对赵颢这个生父,他是恨不得最好马上暴毙!
  
  这样,他才好从长宁宫接回生母,好生侍奉,同时也才好将家里那几个孽种统统赶走。
  
  赵煦看着,在心中摇摇头,但也不好多说什么,只能叮嘱:“二叔,当保重身体。”
  
  “朕会给太医局下诏,命太医局每隔五日,就遣人登门,给二叔诊脉!”
  
  对赵煦来说,他最希望看到的就是赵颢能长命百岁。
  
  最好是能亲眼看到,那位如今在长宁宫的王妃如何给他戴帽子,也最好是可以能享受赵孝骞这个大孝子‘无微不至’的关爱与孝心!
  
  上上辈子,赵颢四十七岁就死了。
  
  太遗憾了!
  
  好多花样都还没有玩呢!
  
  太皇太后在一旁,看着赵煦与她的两个儿子之间的亲密互动,尤其是与赵颢之间的互动,心满意足的点了点头。
  
  她看得出来,这个孙子,对两个叔叔是真的友爱!
  
  尤其是扬王赵颢,简直是无微不至的关怀!
  
  这就够了!
  
  ……
  
  两位皇叔之后,自是宗室长辈,以嗣濮王赵宗晖、大宗正赵宗晟、同知大宗正赵宗景等为首的濮王系的拜贺。
  
  赵家到赵煦这一代,宗室人口,已经繁衍了上万之多。
  
  不过,经王安石变法的改革,真正的宗室人口,被控制在了两三千左右。
  
  其他宗室旁支,都被允许自寻出路。
  
  经商的、种地的、读书的、当官的都有。
  
  同时,宗室待遇也被对半砍了一次。
  
  总的来说,负担是有,但不大,每年在宗室待遇上的财政支出,不过百十万贯。
  
  其中大头,还是给了扬王、荆王以及嗣濮王等核心。
  
  像是一般的宗室,就只能吃俸禄,生活过的并不轻松。
  
  所以,这些宗室就只能靠着嫁女儿,赚些彩礼补贴生活。
  
  这也就难怪,大宋的宗室们,越发的不安分。
  
  以至于都闹出了赵世居谋逆案了。
  
  作为赵家的家长,赵煦对此是比较忧虑的。
  
  宗室们,特别是中下层的宗室,还是得给他们找出路才行!
  
  让他们具备自食其力的能力。
  
  就是,现在时机还不成熟须得等等。
  
  ……
  
  在宗室之后,就轮到外戚们了。
  
  外戚,自是以荥阳郡王曹佾为首。
  
  曹佾又老了几分,整个人看上去,也都是巍巍颤颤,连走路都需要人搀扶了。
  
  但他依然坚持带着外戚们,对赵煦行礼拜贺。
  
  赵煦自是连忙起身,表示不敢接受,然后扶起老国舅:“舅祖,我早说过了,私下场合不必多礼……”
  
  对于曹家,赵煦还是很看重的。
  
  所以,给了很多好处。
  
  不仅仅给其在汴京内外的许多商业,开了绿灯,还开放了许多技术给曹家名下的工坊。
  
  就连如今还在整合质库的抵当所,赵煦也私下指示了贾种民,给曹家留一个名额。
  
  而曹家自然是投桃报李,在很多事情上,都为赵煦冲锋陷阵。
  
  尤其曹佾,充分发挥曹氏外戚深耕大宋朝堂数十年的优势。
  
  在好多事情上,都充当了鼓吹手。
  
  韩绛的改革,能够落到实处,是离不开曹家、高家、向家、刘家、杨家等外戚的配合和支持的。
  
  这也是封建社会的常态。
  
  除非可以打破原有的利益体系,重塑新的利益集团。
  
  不然,就必须得到旧的利益集团的支持与配合。
  
  否则,这些人或许成事的本事没有,坏事的本事是一定有,而且非常大!
  
  王安石变法,之所以失败,一半以上的原因,就是汴京城的宗室外戚,一直在和新法、新党唱反调。
  
  王安石两次罢相的背后,都藏着这些人的黑手。
  
  所以,赵煦在庆宁宫醒来的那一刻就已经知道。
  
  他想要做事的话,就得先喂饱这些人。
  
  就像他在现代看过的那部电视剧中和珅和大人的救灾理论一般——只有先喂饱当官的,才能救灾。
  
  当官的没有喂饱,灾民肯定不会有吃的!
  
  这个道理虽然很歪,但却是真理!
  
  多少事,都是坏在这些人手里的?
  
  旁的不提,前段时间,赵煦扑买绫锦院的时候,要不是曹家、高家、向家、刘家、杨家帮着他弹压下去了其他外戚、宗室家的不满,还逼着那些人吐出了大笔利益。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:皇上,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