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好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安好书库 > 大乘妙法莲华经 > 第103集《妙法莲华经》

第103集《妙法莲华经》

第103集《妙法莲华经》 (第2/2页)

这地方讲到“颂行成”。“颂行成”就是颂我们透过前面的口业的止跟观所成就的这个口业的功德。
  
  在我灭度之后,若有比丘能演说斯《妙法莲华经》……我们今天能够根据如法的止跟观来演说《妙法莲华经》,怎么演说呢?
  
  “心无嫉恚”,心中没有任何的嫉妒跟瞋恚。前面讲到轻慢,就是包括嫉妒跟瞋恚引生的轻慢。你内心没有嫉恚,你外境就没有种种的苦恼障碍;你心中没有任何的忧愁,你外境就没有人反对、骂詈你;你心中没有任何的怖畏,那就不会招感恶人对你的刀杖的伤害,乃至于被摈出的各种问题。为什么?因为你内心“安住忍故”,你依止清净心、菩提愿所生起的忍辱衣能够善巧保护你。这个地方讲到远离四过。
  
  我们看第二段,结示行成。
  
  智者如是善修其心
  
  能住安乐如我上说
  
  其人功德千万亿劫
  
  算数譬喻说不能尽
  
  我们远离过失而生起善巧说法,乃至于不求回报,会有什么结果呢?
  
  “智者如是,善修其心。”我们透过前面的止跟观来调伏、引导其心,这样子就能够在今生安住口安乐行。以如此的止观的说法,这个人的功德,“千万亿劫,算数譬喻,说不能尽”,能够招感未来无量无边的功德,无量无边的安乐。
  
  这段经文,蕅益大师的意思就是说,“内无过则外难不生。如无臭物,蝇则不来”。就是说,我们有很多的灾难,当然跟业力有关系,但诸位我们要知道,其实我们的业力是怎么回事?其实我们前生的业力叫做什么?叫做业种子,它是一个种子位。你要把它激活,你必须有今生的烦恼。世间上只有业力是不能得果报的。你看阿罗汉,阿罗汉他怎么就没有生死呢?难道他生死业都业尽情空了吗?未必。他才修了六生,他无量劫轮回生死,那么多的业力,他六生就把它结束了吗?不是!因为他内心不起见思烦恼,所以这个种子它枯萎了。所以蕅祖意思就是说,你内心没有过错,你就不容易招感这种罪业,就好像你没有臭秽的东西,你就不会招感苍蝇过来。
  
  这个地方很重要!诸位!这个四安乐,它的重点在内心的离开过失。就是说,今天你不去批评别人,虽然你有那个业,你就不容易招感别人批评你;你心中没有忧愁,你就不可能招感骂詈你的人。所以,先端正其心,因为业力跟妄想是相互作用的。佛教的态度,不要试图去改变业力,因为你生死凡夫挑战业力,那你是以小去挑战大。但是你改变你的思想,你让你的内心是真实的、没有过失的,你就不容易招感那些重大的过失。就算你有过失、有罪业,它也起不了太久,因为你不跟它互动。所以佛陀的意思就是,内心无过,外难不生。他那个思想是这样子的。这个是我们在修习口安乐的时候要注意的。
  
  这个是口安乐行。口安乐行用两句话总结了,就是:止,远离轻慢;观,就是具足善巧。一方面远离轻慢,一方面具足善巧。这个是断恶、修善。
  
  庚三、意安乐行分二:辛一、长行;辛二、重颂
  
  辛一、长行分三:壬一、释止行;壬二、释观行;壬三、结行成
  
  先看长行。长行当中也是分成止跟观。
  
  壬一、释止行
  
  先看远离过失,看止。
  
  又文殊师利!菩萨摩诃萨,于后末世,法欲灭时,受持读诵斯经典者,无怀嫉妒谄诳之心。
  
  这个地方有四段。
  
  先看第一段,不嫉诳。不嫉妒跟不欺诳,这是意业第一个要调伏的。止行是调伏。就是说,在佛陀灭度以后的五浊恶世当中,我们菩萨来受持读诵《法华经》的时候,你心中用什么态度来受持、来弘扬《法华经》呢?不要怀有嫉妒的心跟谄诳的心。
  
  我们先谈嫉妒。嫉妒叫做不耐他荣。不耐他荣是怎么样?是由贪而产生瞋,所以它涵盖两个烦恼。就是,我们心中本来要追求一个东西,这是贪。但是你发觉你的竞争者,他比你优秀,那么这个时候你就瞋了,由贪转瞋了。就是你要贪一个东西,结果你发现对方比你做得还好,做得更好,结果你就由贪转瞋。这是嫉妒心,就是对立的嫉妒心。
  
  第二个是谄诳。这个谄就是“藏逆露顺,不任教诲”。谄就是你把你的缺点隐藏起来,把你的优点尽量在大众中表现出来,这种人就很难去反省,很难教诲,这是谄。诳呢,就是“矫现有德,以图利养”,尽量在大众当中表现自己有功德。有事没事拿一串念珠,在大众当中给人家看,其实你根本就一天没有念太多佛号。
  
  所以,谄跟诳,它们两个共同点就是虚伪不实。当然目标不一样,一个是不任教诲,一个是图求利养。所以它后面的对治就是直心是道场。
  
  这个谄诳我们解释一下。谄诳跟嫉妒其实对治方法是一样的,因为这两个很接近,都是对立。它们两个的对治就是以正直的心对治,后面会讲到。诸法因缘生,各有各的因缘。各有各的因缘就是说,我们要知道,一个菩萨,我们在行菩萨道的时候,难免都会跟众生互动,特别是同参道友。同参道友我们最难相处。你跟长辈和晚辈很好相处,对长辈就是恭敬,对下辈就是慈悲。最难相处的是同辈,尤其是修行差不多的,年纪也差不多的,这个时候就很容易产生嫉妒、谄诳。
  
  我们要知道一件事情,所以我们要讲,顺从因缘。其实我们不但是顺从真如,也要顺从因缘。因缘所生法就是每一个人各有各的专长,你有你的特点,他有他的特点,每一个人都是这样子。那你怎么办呢?你找到你的定位就好,你不要管别人怎么样。有些人可能适合做打扫工作,有些人适合做人事协调,有些人适合编讲义,都没关系。你的专长是什么,你就找到你的定位,做你该做的事情,做你适合的事情,然后随喜别人的功德,就叫正直。
  
  就是说,因缘所生法最怕你怎么样?对立,跟人家比较,我怎么样,你怎么样。这一比较的时候,嫉妒心出来了,谄诳也出来。这个就是落入于比较,就是你内心不正直,你没有很真实地面对自己。你没有真实面对自己的时候,你攀缘别人,拿别人跟自己对比,那你自己就起烦恼了,是这种情况。
  
  这个是不嫉诳,这是意业的第一个,不能有嫉妒跟谄诳之心。
  
  我们看第二段。
  
  亦勿轻骂学佛道者,求其长短。
  
  谄诳只是内心,如果你没有好好对治,就变成口业了,你开始轻视、谩骂这种学佛道者。这个学佛道者就是三乘的同参道友。对同参道友你就会怎么样呢?“求其长短。”求其长短就是,你用你的长处去攻击他的短处。所以蕅益大师说,我们学菩萨道人要“取其长以自益,勿求其短而忤彼”。就是你要看他的优点,来当作你学习的对象,要包容他的缺点,那你就不会容易去轻慢你的同参道友。第二个,不轻骂。
  
  若比丘、比丘尼、优婆塞、优婆夷,求声闻者、求辟支佛者、求菩萨道者,无得恼之,令其疑悔,语其人言:汝等去道甚远,终不能得一切种智。所以者何?汝是放逸之人,于道懈怠故。
  
  第三个,不要恼乱修行者。你不但是不轻骂,你还不能出口去恼乱他。怎么恼乱呢?就是说,“若比丘、比丘尼、优婆塞、优婆夷”这四众弟子,他们由于每一个人的根机不同,就有求声闻乘的,追求寂静涅槃的,有求辟支佛的,有求菩萨道的。你自己学完《法华经》以后,当然你的视野更开阔了,你站在一念清净心的角度,来看十法界的因缘果报是如梦如幻。虽然你的见地的水平高,但是你应该怎么办呢?“无得恼之,令其疑悔。”你不要去刺激他,说,哎呀,你们这些修三乘的人都是心外求法,虽然你们成就相应的果报,但是你们离佛道久远。你这样子去刺激他,对他没有好处。蕅益大师说,“进不能荐取圆理,退不能遵守三权”。他的根机就是这样子,他的根机就只能够去单向地修学,他只能修四谛法趣向涅槃,他只能修六度趋向菩萨道,如果你一定要从一心真如的角度去恼乱他,结果呢?他不但不能成就一心真如的妙理,他连他自己的本分的权法也失掉了。
  
  所以,如果我们“语其人言,汝等去道甚远,终不能得一切种智”,说你这样子修,你修到什么时候都没办法成佛的,因为你今天有所得,就形成单向的功德,你不能成就总持的功德,那你用圆教的思想去问难权法,但是他的根机又不够,所以就变成一种恼乱了。“所以者何?汝是放逸之人,于道懈怠故。”你从佛道的角度是放逸的,你是得少为足的,从大乘的角度是懈怠的!——你不能这样扰乱他,因为他的根机还不够。
  
  看第四个,不诤竞。
  
  又亦不应戏论诸法,有所诤竞。
  
  这个“戏论诸法”是什么意思?就是你一个初心菩萨在说法的时候,不能够跟人家去互相比较、争夺高下。在哪里比较高下呢?消文释义。你看,我消的文比你漂亮,我用的言辞比你美妙。那么就忽略了观心的重要性。这个文字相,重点是要能够启发他内心的智慧观照,而不是在整个消文释义当中求其美妙。所以这个地方就是,不要在美妙的消文释义当中去争夺高下,就是不诤竞。
  
  总而言之,这个意安乐行,慧思禅师讲出两个重点,叫做“无恼平等安乐行”。第一个,心中不要恼害众生;第二个,就是平等,要慈悲包容。整个慈悲包容是指观行。前面的止行就是无恼,不要恼害对方既有的善根。慈悲包容看下一段,就是观行。
  
  癸二、颂观行
  
  我们透过对治的方法,把我们自己引导到一种平等的慈悲心。
  
  当于一切众生,起大悲想;于诸如来,起慈父想;于诸菩萨,起大师想。于十方诸大菩萨,常应深心恭敬礼拜。于一切众生,平等说法,以顺法故,不多不少;乃至深爱法者,亦不为多说。
  
  前面讲到我们意业的四种过失,嫉诳、轻骂、恼乱跟诤竞这四种过失。这四种过失变成恼害众生了。那怎么办呢?佛陀提出了四帖药来对治:
  
  第一个,以大悲心对治嫉诳。“当于一切众生,起大悲想。”就是说你行菩萨道的目的不是跟人家比较的,你不是要跟人家比较谁好谁坏的。行菩萨道是要怎么样呢?“但愿众生得离苦,不为自身求安乐。”你是要为众生拔除痛苦的,你不是要跟他比较高下的。这第一个,生大悲想。起大悲想,你就不会嫉妒他,也不会内心有太多的虚伪。
  
  第二个,治轻骂。“于诸如来,起慈父想。”这个如来是指众生,因为众生是未来的诸佛,虽然他现在走上三乘法门,但是三乘慢慢久了,他就会回归到一佛乘了。因为十方佛土中,只有一乘法,所以从长远来说他是未来的诸佛。我们对未来诸佛应该怎么样?生慈父想。他是我们一切众生未来的慈父。这第二个,从未来来看,他是慈父。
  
  第三个,治恼乱。“于诸菩萨,起大师想。于十方大菩萨,常应深心恭敬礼拜。”这个菩萨是指的什么呢?三乘的行者。因为三乘的行者就是菩萨道,从一佛乘的思想,他们也是走在成佛之道,只是他是绕一个弯子。我们一佛乘是直接契入清净心而生起菩提愿,他们虽然绕弯子,但他们也没有离开菩萨道。三乘的菩萨都是一切众生的善知识,他们也有他们教化的相应的弟子。所以我们对十方三乘的菩萨,应该怎么样呢?“深心恭敬礼拜”,因为他是众生的善知识,他也在教化他相应的众生,所以“起大师想”。
  
  第四个,治诤竞。“于一切众生,平等说法。”平等说法就是蕅益大师说的“文随于义,义随于文”,文字跟义理要均等,不要文多义少,也不要义多文少。就是文字跟义理,说法要相等。“为随顺法故不多不少”,恰到好处;乃至于对于法特别深爱的,也不要刻意地多说。你的义理讲到哪里,文字讲到哪里,适可而止。
  
  这个是讲到慈悲平等,用四种想:大悲想、慈父想、大师想跟平等想。用这四种的念想,来对治我们心中的四种烦恼。
  
  壬三、结行成
  
  文殊师利!是菩萨摩诃萨,于后末世,法欲灭时,有成就是第三安乐行者。说是法时,无能恼乱,得好同学,共读诵是经,亦得大众而来听受,听已能持,持已能诵,诵已能说,说已能书,若使人书,供养经卷,恭敬、尊重、赞叹。
  
  这段经文是总结我们透过这四种想对治四种过失,在整个意安乐行当中所产生的功德。这功德有两个。
  
  先看第一个,恶不能加。文殊师利菩萨,“是菩萨摩诃萨,于后末世,法欲灭时,有成就第三安乐行者”,这个地方指的是止跟观,你成就安乐行的止跟观。
  
  我们先说止。如果你能够成就止,调伏四种烦恼,那么你将会怎么样呢?“无能恼乱”,不为他人所恼乱。如是因,如是果,你因地当中不恼乱三乘的行者,你在果地上也不会为一切人所恼乱。所以你的修行也好,你的弘法也好,就无能恼乱。这第一个,恶不能加。
  
  第二个,你修观,你能够不但是远离过失,你还能够把你的心引导到慈悲平等,这样子就能够招感胜缘来集,殊胜的因缘来汇集。你的生生世世都能够招感好的同参道友,共同修学《法华经》。而且你说法的时候能够招感相应的广大的听众来听《法华经》,而且听了以后他还能够相应、受持,受持以后还能够去读诵,乃至于他也能够为别人演说。那你这个《法华经》的法种就能够辗转相续,令正法久住。“说已能书,若使人书,供养经卷,乃至于恭敬、尊重、赞叹。”
  
  所以蕅益大师说,修行这个意安乐行,它的重点在无恼跟平等。你“修止行故,恶不能加”,你心中没有恼害众生的心,你就不招感别人恼害你,这个是止行。“由观行成就故,胜缘来集”,你招感好的因缘。
  
  所以,整个《法华经》的修学,很强调一个观念,诸位!就是说,从现在开始,你先不要管别人对你怎么样。你跟他互动,你生命就没完没了!所以,走出过去,什么叫走出过去?什么叫过去?我问大家,什么叫过去?过去在哪里?你的六亲眷属就是你的过去,你的环境就是你的过去。它用业力的方式、用人的方式显现出来。
  
  你现在有两种选择。就是你现在陷入一个六亲眷属跟你不合,一个不好的环境,这是怎么回事?一句话就讲完了,“万般皆是业,半点不由人”。你面对业力,你不随顺因缘,你去抗拒它——你伤害我,我也伤害你!好吧,那结果呢?结果两个人都堕落。你还是跟过去互动。
  
  意思就是说,你先不要管过去怎么样,你不要管外境怎么样,从现在开始,你自己把你的内心端正起来。这个意安乐行就是你先把你自己做好,就到此为止,断相续。你对我怎么样,我认了,但是我现在的心态,“由止行故,恶不能加;由观行故,胜缘来集”。你这样生命才能够反转嘛。
  
  当然,你要能够做到,你就不能活在自我意识。活在自我意识你是做不到的,因为自我意识是一种对立的。这个意思就是说,请你把你的思想、你的个性都收起来,安住在离相的清净心。照佛陀的说法,佛陀怎么说,你就怎么做。先端正其心,然后才能够改变业力。是这样的一个情况。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:皇上,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